反传销之窗网发布: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精神,骗子也在紧跟时代步伐….。俗话说:骗子不可怕,就怕骗子有文化,你躲过了“套路贷”,扛过了“电信诈骗”,利用时下热点“区块链”概念实施的犯罪,你又了解多少?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看完视频 知道什么叫区块链了吧? 用报纸来打比方,区块链就像报纸,一张报纸就是一个区块。链是什么呢?每天都出一张报纸,时间就是链,只不过区块链的链是一种密码技术。 区块链里面的内容和报纸上的内容是一样的,内容一旦写上去,报纸就会存储在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甚至世界各国,所以内容写上去之后就没办法更改了。 报纸和区块链最大的区别在于,报纸由谁来印是一个确定性的事情,而区块链的每一个区块由谁印,是网络上通过一种算法来决定,是随机的。下一个区块由谁来印,是大家共同决定的,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 后一个区块记录着前一个区块的“DNA”,前一个区块发生变化,后一个区块也必须发生变化,由于成了链,这种变化必须要传导下去,又因为大家都共同持有,就会拒纸这种不符合规则的篡改,由此决定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诈骗套路 近几年,四川、江苏、河南等多地都出现了以“区块链”名义实施的诈骗案,作案手段有很强的欺骗性、诱惑性。 套路通常是这样的↓↓↓ 以投资虚拟币、智能化养老、旅游地产、能源矿产等领域的项目,套上“区块链”噱头,再用“数字货币时代”、“技术革命的新一轮革新”等一系列蛊惑人心的宣传骗取投资者信任。 说人话就是,将诈骗手段包装的“高、大、上”,打出让你懵圈的新概念高科技旗号,悄眯眯地把手伸进了你的“钱包”。 区块链骗局中现阶段最多的就是发币骗局,通过发布数字货币,宣称高额利润回报,达到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的目的。 “普银币”、 “维卡币”、“BNM”、“TVB”等虚拟货币已经成为不法分子的新型犯罪工具。 大数据统计 金小妹以“区块链”为关键词对中国裁判文书网79,985,662篇法律裁判文书进行了数据收集和整理。 截至2019年11月1日,全国涉及区块链的法律裁判文书共计539件。 从内容词频上分析,“无效合同”“强制性规定”等负面词语成为高频词,而“投资”“利息”“返还”等诱人的金融词语也成为文书内容的“常客”↓↓↓ 从案由分布来看,绝大部分为民事案由,在539件案例中达到了445件,占比高达83%↓↓↓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区块链相关裁判文书集中分布在山东、北京、广东、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四川以9篇裁判文书排名全国第13位↓↓↓ 从时间分布上看,仅仅三年前,2016年全年涉及“区块链”的裁判文书只有1件。而后迎来快速增长,2017年增速达3000%;2018年首次突破150件,达170件;随着今年区块链的持续火热,截至11月1日,2019年相关文书已达337件↓↓↓ 提醒 康立教授表示,目前国内以代币发行的所有投资几乎都是非法的,在国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会涉及到很大的风险。 目前国内正规的公司,即使是做区块链项目技术,一定不会用代币来进行融资。再加上这个技术本身门槛很高,一般的老百姓如果不懂这个技术,建议不要进入这一块儿市场。 如何在投资中防止被骗? 成都网警蜀黍告诉你—— 1、投资者应保持清晰的头脑,切勿盲目跟风。 2、注意打着“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数字中国”“比特币”“GGP积分”等名义的投资,一定要当心!这都有可能是骗子下的套。 3、更应警惕犯罪分子偷换概念实施非法集资、传销和诈骗。 转发给家人朋友 提醒他们投资需谨慎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 (已有 0 人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