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    求助申请      我要投诉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传销> 【揭露】“挂羊头、卖狗肉”的斑马会员还能撑多久?

【揭露】“挂羊头、卖狗肉”的斑马会员还能撑多久?

来源: 法人杂志    2019-08-13 13:12:15   参与跟帖 0    浏览次数:114
  


反传销之窗网发布:会员电商模式的兴起无疑是对“后流量时代”电商们的一次革新,这股由美国零售企业COSTCO引发的“会员风潮”也随资本的推动吹到大洋彼岸的国内,而现实是,国内特色的“会员电商”模式似乎有些变质。

近日,据每日商报报道,采用“拉人头、多级获利”等方式获客的斑马会员涉嫌传销,报道称,斑马会员的层级佣金抽取模式通过“杀熟”来某获利益,而斑马会员中的斑马优选商品佣金可以向下收取6级。

事实上,早在2017年斑马会员的“前身”环球捕手就曾因其三级分销模式涉嫌传销被微信官方封号,而“环球捕手”也因涉嫌传销而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

如果说,“环球捕手”是社交电商风潮下的“畸形儿”,那么斑马会员则是会员电商兴起后的“擦边球”,而在“新电商模式”不断涌现的背后,是流量红利殆尽后电商赛道中的焦虑与监管缺失下的混乱和无序。在中“混沌”之下则隐藏着的是人性的贪婪和“商人”的算计。

“层级返利”涉嫌传销,“国内版会员制”警钟长鸣


今年3月9日,据三言财经报道称,“根据每日拼拼内测用户在网络平台爆料称,每日优鲜前期曾号召用户和内部员工拉拢种子用户,通过各种优惠及返利政策,宣传产品可以省钱、挣钱,甚至还能月入十万。

而据在网上流传的一张疑似每日拼拼的制度导图上更是直接显示,顾问级别(最高级会员)不仅可以获得基础会员的权益,还能获得直属团队返利的20%,间推团队返利的50%。其中“精髓”之处不言自明。

在非议之下,“拼团”玩法下的每日拼拼还未上线就被喊停,每日拼拼项目无限延期。相较每日拼拼的谨慎与克制,斑马会员显得“毫无顾忌”。

据每日商报报道,斑马会员的用户分为多个等级,其中,最低一级为普通用户,在购买了399或者499礼包之后成为会员,会员可享受商品会员价,而在会员之上仍有服务商、优秀服务商等多个等级。

而在注册模式上,斑马会员使用“内部推荐”制,并未完全开发注册权限,也就是说,想要成为斑马会员必须通过已有会员的邀请码,在接受已有会员的邀请后,然后支付399元,成为终身VIP,新注册会员默认成为推荐会员的“下线”而服务商级别的上线直接拉新可获得199.5元的佣金,“下线”会员的每一位拉新分成中也会抽取一部分给到服务商作为佣金。

更有意思的是,据每日商报报道,达到斑马会员的服务商级别后,用户可直接获得下家购买商品的省钱部分,服务商可获得普通用户价减去会员价的四分之一的额外利润,同时也可获得自己“下线”会员购物“省钱”部分的20%,而团队中的会员的下线可以无限延伸。

也就是说只要服务商级别“下线团队”人数足够大,并且在斑马会员有消费行为,服务商级别的会员就可以“躺着数钱”。

而在《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中对传销行为有着明确的界定:“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 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均属于传销。

此前在对环球捕手涉嫌非法传销的回应中,斑马会员的创始人李潇表示:“我打法律擦边球是为了什么?投资机构进来是要做尽职调查的,创始人明知违法还去做是要承担责任的。

事实上,国内“会员电商”的佣金模式确实存在“涉嫌传销”的风险,2017年,杭州滨江工商部门就曾认定云集微店涉嫌传销对其开出958万元的罚单,随后云集方面称已经进行整改。

“会员模式”的核心逻辑在于确保商品高效流通的前提下,通过收取“会员费”的方式来实现商品利润对消费者的让度,而“佣金”模式下的“会员电商”模式其实是对法律灰色边缘的商业化试探,而处于红线内的企业稍有不慎则会跌入红线外的万丈深渊。曾经云集微店被工商部门处罚就为“会员电商”们敲响了警钟。

电商的“羊头”还是会员的“狗肉”?


目前国内的电商行业格局已定,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以海量SKU牢牢占据着用户心智,以社交电商起家的拼多多则凭借高性价比以及对下沉市场的深耕获取了一己立足之地,而会员电商的出现似乎有望再次搅动电商行业的风云,在经线下社交的强关联属性下,会员制电商的潜力不容置疑。

而摆在斑马会员等会员电商赛道内的玩家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则是,会员电商的重心是在会员还是在电商?

在2019亿邦社交电商大会“心怡 社交电商供应链创新峰会”上,斑马会员高级商品总监汪婷表示,目前,斑马会员卡的用户数已经突破了5000万,且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长沙等地区,2019年斑马会员用户数目标突破6000万。

一边是会员数量的飞速上升,另一边则是问题频出,投诉不断。


据新浪旗下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关于斑马会员的投诉多达53条,其中涉及商品质量、虚假发货、发货逾期、拒不退款、商家拒绝履行合同等问题,多为电商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问题投诉,也有少量涉及虚假宣传的投诉。

事实上,问题频出的电商运营现状与飞速上升的会员呈现出一种逆向的“畸形”的发展态势。

电商满足的是用户的特定消费需求,强调的是消费人群需求的确定性以及可持续性,在电商平台与用户的关系中,构建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是核心要素。电商世界中平台与用户之间需要由商品与服务作为桥梁,构成由商品价值与服务到信任关系,最终搭建起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链条,从而实现“强关联”。

斑马会员的“特色会员制”下,构建用户关系链条的核心由商品与服务变成了“层级返利”与“佣金抽成”下的利益关联,平台与用户之间实质上形成了由“利益关联”构成的关联关系,因而丧失了商品与服务的价值核心。从而走上了与传统电商逆向的“畸形”发展道路。

乔纳·伯杰(Jonah Berger)在《Contagious: Why Things Catch On》(中文名:《疯传》)一书中提出了“社交货币”的概念:就像人们使用货币能买到商品或服务一样,使用社交货币能够获得家人、朋友和同事的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而线下社交关系支撑下的“会员电商”实质上是电商本身商品价值与服务价值双重缺失下,对用户社交货币的大量透支。

因而,这种由“利益关联”趋使下商业模式虽然能够获得短期内的成功,但长远来看,电商运营的混乱以及商品质量、服务体验的缺失是对用户的永久性伤害。

“会员模式”回归商业价值核心,模式创新亦须遵守底线

溯源会员模式的兴起,则必然要提到Costco,作为一家打破传统零售模式的新零售企业,Costco在竞争白热化的美国市场的异军突起,使其聚焦了全世界零售界的无数目光。深入分析会员模式的核心则不难发现,产品与服务价值是其不变的核心理念。

对于Costco来说,相对低价且优质的选品一直是其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之一,而之所以能够实现超低价格的原因在于两点:

1、极致的效率

2、让度利润给消费者

在Costco内部有一条严格的规定:商品利润不得超过5%,而之所以能够实现让利给消费者,是因为依靠广大的会员每年的“会费”实现盈利。

简单的说,Costco就像是一个大型团购组织,在有限的SKU品类下通过对采购单价的控制以及极致零售效率最终实现对会员让利。

相较之下,国内电商平台的“会员模式”更像是在“会员外衣”包装下的“互联网直销/传销”,并不能真正给消费者带来核心电商价值,而且其模式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会员制的本质,就是服务契约,这样的契约实质是一种价值交换而并非利益层面的绑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种“会员电商”的“利益绑定”下确实实现了平台与用户的强关联关系,而这样的方式是否安全、合规乃至合法仍然未知。另外,在核心电商价值缺失的现实下,如何保证长远价值的留存也是同样重要的问他。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会员电商”模式是一次勇敢的创新与尝试,但商业创新亦需遵守法律底线,否则即使如权健一样的大厦也将会在一夜间倾覆。

商业需要创新,但更要回归商业本质。

尾声:

消费升级、新零售、社交电商、会员制.. .如今的商业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复杂而深刻的变革,而每次变革都将诞生颠覆传统的新商业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的成败则直接决定企业生存与死亡。

会员制的成功有其特定的社会环境因素,而真正的“会员电商”模式一定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因而,新模式的创造者既要有探索者的远见,也需要守业者的谨慎。

山东轻扫云集团遭堵门讨债:被腾讯指冒用资质创始人卸任法人代表

山东轻扫云集团遭堵门讨债:被腾讯指冒用资质,创始人今年4月卸任法人代表;“上有财金”兑付逾期 曾被媒体曝涉非法集资

山东轻扫云集团遭堵门讨债:被腾讯指冒用资质,创始人今年4月卸任法人代表

2014年,还在济南职业学院读大专的曹继鹏创办了济南泰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此后这家公司更名为轻扫云集团,并号称企业规模已突破百亿,曹继鹏也随之成为学校的创业明星和媒体报道中的知名创业者。

而就是这样一家企业,今年以来却接连遭遇客户堵门讨债,并被腾讯指责冒用一级服务商资质。而大量公开投诉则显示,轻扫云集团承诺的大量服务都是空中楼阁,销售人员甚至在签单后,直接将客户拉黑。

01

假冒腾讯广告一级服务商

销售员被指签完单后就拉黑客户

8月6日,山东轻扫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轻扫云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轻扫云集团:初心永不忘》一文,文末称,公司将“不忘初心,守正出新、与时俱进,继续与广大创业者一路同行”。


虽然文章气势豪迈,但轻扫云集团并没有提到,就在四天前,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就围堵在公司大门前,讨要自己未曾拿回来的创业资金。

据《齐鲁晚报》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名维权者,8月2日出现在位于济南高新区舜泰广场的轻扫云集团门前。此前,他们与轻扫云集团签订了多项广告服务协议,并缴纳了0.5万-10万元不等的服务费,但截至目前多数条约并未履行。

据轻扫云集团官网披露,公司是一家移动互联生态产业大型集团,已完成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德国、匈牙利等十余个国家的市场拓展,截至去年底,集团全产业渠道营收超100亿元,渠道覆盖225座城市,一线销售人员近10万人,商户数量超200万家。


03

近几年遭投诉不断

今年春节就曾被客户堵门

山东财经报道记者搜索轻扫云集团信息发现,2017年前后,网上就已经出现大量针对该集团的投诉,虽然其中大多数帖子都被删除,但通过百度快照仍旧可以查看。

“我们经常有客户会刷信用卡,加上做的是装修行业,数额都比较大,(轻扫云集团)业务与自称经理的人信誓旦旦保证不会限额,结果不仅前期半个月都不怎么好使,找客服也是很久才会回复,刚好使几天就因为涉嫌套现被封。”有投诉者这样说。

还有客户投诉称,他签约了山东中投泰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轻扫云集团曾用名)在江苏徐州的总代理权,主要销售轻扫商户宝-云POS,由于该公司产品问题和资质问题造成其发展的业务无法办理,给他造成重大损失。

而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今年春节时,就有大批轻扫云集团客户赶到公司总部维权,讨要拖欠资金,当时双方也达成了初步和解,但截止目前,当时做出的承诺几乎都没有兑现,这也是引发这次堵门的重要原因。

据《生活日报》报道,轻扫云集团总经理李立本月2日表示,公司已拿出方案,承诺60个工作日内给此次前来维权的数十人全额退款,作为腾讯社交广告服务商的资质已经被取消。

记者注意到,轻扫云集团官方微信号在上个月底还发布了各级政府领导考察公司的图文信息,表示“自成立以来,轻扫云集团先后接待省部级领导考察访问20余次,市级领导80余次,县区级领导30余次,各级职能部门领导、专家百余次......”

而据多家媒体报道,济南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主任王军近日公开表示,该局已通过维权人信访、上访等形式了解到事件情况,并以“涉嫌虚假宣传”对轻扫云集团立案调查。

“上有财金”兑付逾期 曾被媒体曝涉非法集资

6月14日下午,网上流传疑似“上有财金”资金链断裂,大量投资人到期无法取出而讨要说法的视频。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投资人称:仅金湖县门店就融资4千多万

6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上有普惠三农”金湖县理财门店,看见投资者陆陆续续过来索要自己的投资款。其中一位投资人说到:我自己年后在里面投了3万元,投的是短期的利息是4厘。5月20号我的投资款就到期了,到现在本金还没有兑付给我。开始我的钱到期我还不知道,是听朋友说“上有”资金出现问题了,我就来要钱了。开始说过两天给,然后说线下不好兑付了要等线下和线上合并后才可以兑付,最后一直再拖,以各种理由在推诿。这个钱估计是板上钉钉的飘了,我只好叫业务员来赔。业务员给我写了风险担保找他要。刚才你看见的那个老师他投了38万。“上有”在金湖一共融了4千多万,里面的业务员从4月份就没有拿到工资了。

“上有财金”的一名业务员过来安慰:现在出现这种情况,你们不要闹,老板他们今晚开会肯定会有结果的,我自己在里面也投了钱,其中有我父母的钱,父母跟我要钱我也没有钱,但朋友的钱说什么是要还给人家的。

6月15日晚上,记者再次来到“上有普惠三农”金湖县理财门店,发现门口还有投资人等着要钱,他们是听说晚上老板来开会出结果。投资者们说,不管怎么样总要给个说法,小到几万,多到几十万,上百万这都是我们的钱啊,总不能不给我们说法躲着我们。

一名业务员说到,我自己在里面也投了一百多万,我也很着急,今晚他们没在金湖开会,在南京开会。

早在2016年,被媒体报道违规开展融资业务

上海上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14年成立,2016年12月有媒体以《“上海上有”新规之后不守规 归集出借人资金》为题报道。记者对该公司江苏丹阳、句容、宝应、江都和安徽滁州等门店进行暗访,所到门店均打着“普天下,惠民生”旗号在开展线下理财。江苏句容分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目前他们销售的理财产品有三种:田融季赢、田融陆顺、田融满鑫,分别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期,利率为4.8%、6%、9.1%,1万起投。

投资人只要和该公司签订《出借咨询与服务协议》,投资款即可通过POS机刷扣到上海上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富友支付平台开设的帐户上。也可通过注册绑定投资人的银行卡,由富友平台直接划扣到上海上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帐户上。

报道指出,上海上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只是一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拆借转让债权显然违规;投资人资金流向公司控制账户存在巨大风险和隐患。

“上有财金”曾在金湖十辆奥迪奖励杰出贡献员工

2016年12月10日上午,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三禾国际酒店门口,十辆批红挂彩的新型奥迪A6轿车整齐的排成一列,“上有控股感恩杰出贡献员工”的赠车仪式在此隆重举行。

公开的报道称:上有控股是一家以“服务三农”为核心的综合性现代企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旗下拥有上海上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田融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全资子公司。短短两年时间里上有控股已开设近60家分公司。

在赠车仪式上,上有控股总裁姚霞发先生亲自将开启财富之门的“金钥匙”交给十位喜获奥迪车的人员手中,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资金盘与交易所“相互寄生”只要给钱就能上币

进入2019年年中之后,资金盘圈(以下简称盘圈)流量开始大举杀入币圈。

交易所需要流量,资金盘需要平台,二者一拍即合,相互寄生。

抹茶等新兴交易所,就靠收割这波流量成功崛起。

大交易所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创新区”,降低上币门槛,意图夺回流量。

也有老币种套上新模式,一夜之间,币价死灰复燃。

然而,盘圈的流量,是一把双刃剑。

新交易所靠盘圈流量迅速崛起,但也势必因此遭遇崩盘“反噬”。

如何“洗白”,如何摆脱“资金盘”“传销币”的标签,将成为这些交易所的终极难题。

01 资金盘流量崛起

眼下流行的区块链玩法到底有哪些?

“今年,以资金盘、传销为代表的盘圈流量,开始大肆进入币圈。”数字货币投资者刘天华告诉一本区块链。

2019年伊始,传销、资金盘项目开始与区块链结合,并为币圈带来了大量资金与流量。其中代表,是“共振币”VDS和“理财钱包”PlusToken。

公开资料显示,仅PlusToken这个资金盘项目,涉案人数就高达300万,涉案资金高达200亿元。

“中国盘圈市场是万亿级别的。几百万资金,可能也不过是一个大妈的养老钱。”刘天华表示。

盘圈流量的进入,让挣扎求生的币圈交易所发现了新大陆。

第一个靠收割这波流量崛起的交易所,是MXC,江湖人称“抹茶交易所”。

官方公告显示,抹茶交易所上线于2018年4月19日。那时,它还叫“MEXC”,在币圈默默无闻。

在万家交易所的混战中,这家交易所曾经苦苦挣扎。它模仿过FCoin的“交易即挖矿”,也选择过“抢上币”,即在未与项目方达成合作的情况下,强行上线某一币种,比如SOP。

尽管在SOP团队的反对下,抢上SOP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蹭热点币”,却成为了抹茶的发展策略。

而抹茶真正一战成名,恰恰是因为资金盘和传销币带来的流量。

2019年2月,抹茶发布公告称,MXC创新区将上线“共振币”VDS。

后者是今年币圈最火爆的资金盘之一,在1个月里靠共振模式募集了超过3400个比特币,币价涨幅超过50倍。

因为VDS的资金盘属性,大部分主流交易所选择了回避。而反其道行之的抹茶,却收割了大波流量。

看上去,这是一笔“双赢”的买卖。VDS给抹茶带来了盘圈流量,也推动了抹茶交易所平台币MX的大涨——今年4月至5月,MX大涨10倍。抹茶由此获得了币圈“网红交易所”的名号。


抹茶平台币MX价格走势

尝到了盘圈流量的甜头后,抹茶一发不可收,相继上线了LDS、HDS、FDS等一众传销币。

02 老交易所重开“创新区”

抹茶的崛起,确实也让主流交易所们看到了盘圈流量的重要性。但它们往往不敢明目张胆地上线传销币,而是另辟“创新区”,吸纳此类项目。

某交易所前员工李方表示,这些交易所的所谓“创新区”,就是在主板之外,“再搞一个上币门槛更低的‘新场子’”。

以ZB交易所旗下的创新区ZBG为例。近期,ZBG上线了包括GGT、GBC、HGP在内的多个低质项目。

李方曾协助某项目方咨询ZBG平台的上币价格。自始至终,ZBG员工不问项目背景、进展、基本面,只表示ZBG平台存在上币费用。

“如果钱不够,分期付款也是可以的。”一位ZBG员工对李方表示。

李方向一本区块链发送了ZBG平台的报价单信息。目前,ZBG针对ERC20 Token与非ERC20 Token的上币费,分别为24-26万美元、28-3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报价单可在ZBG官网上直接下载(地址:https://oss.zbg.com/file/listing.pdf)。



ZBG交易所上币报价单

事实上,对于交易所而言,创新区早已不是新概念。一年前,火币就曾因旗下创新区HADAX招致大量争议。

2018年9月,火币多位高管在朋友圈同时发出“告别HADAX”的图片。事后,这被曝光是一场商业炒作。

“不过,HADAX让火币饱受困扰。项目方控诉HADAX操纵币价,投资者炮轰HADAX充斥着垃圾币,员工则贪腐严重。”李方回忆,“圈内都知道,HADAX给火币带来的恶名远大于收益。

一年之后,火币的创新区几经变革,仍然没有彻底摆脱低质项目。

2019年7月10日,火币全球站开启第二期FastTrack投票上币,EGT脱颖而出。而FastTrack,正是火币的新“创新区”。

“这次上币的EGT,就是目前最火热的资金盘之一。”刘天华表示。

EGT几乎完全复制了贝尔链的模式,联合LGame推出了自己的资金盘游戏——“巨商”。

巨商在玩法上和贝尔链的超级富豪相同,用户充值以太坊兑换钻石,再用钻石升级商铺产出EGT,获得每天1%的静态收益。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拉人头的方式,获得动态收益。

如今,许多交易所的创新区,都已沦为资金盘、传销币的大本营。

“但是,资金盘在大、小交易所的玩法,截然不同。”数字货币投资人陈东说,“资金盘大多只会上小交易所。大交易所的资金盘,有许多都是‘死灰复燃’。

所谓“死灰复燃”,即一个传统的旧币种,被项目方重新包装成资金盘模式,“借壳上市”。

一本区块链日前报道的GGT项目,就是其中之一。此外,火币平台的EKT,也是其中代表。

2018年6月,EKT上线火币。白皮书显示,EKT的定位,是一个“高性能的DApp 开发平台”。

甫一上线,EKT价格便一路下跌。2019年3月末,EKT触及历史低点,较发行日最高价跌去92.7%。

但自4月起,EKT就开始大幅上涨,死灰复燃。“原因就是EKT上了‘模式’。”陈东表示。


EKT价格走势

EKT上线了名为“多链星球”的一个APP,用户充值ETH,就可获得EKT分红,日利息1%。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拉人头的方式,获得动态收益。

在EKT之外,UUU、BOX等币种也在今年6月通过嫁接“模式”,成功复活。

“像EKT、UUU这种大交易所币种,项目方对于‘模式’,态度往往暧昧不明。”陈东说,“他们往往会回避外界询问,甚至直接说,项目是‘被上模式’的。”

所谓“被上模式”,即项目方与模式策划、运营方撇清关系——“我们是被资金盘团队选中的,我们也是受害者。”一旦资金盘崩盘,项目方可以如此解释。

03 互相寄生

在币圈,资金盘、传销币,已经与一部分交易所,形成了“互相寄生”的复杂关系。

一方面,交易所需要用户和资金;另一方面,传销币也需要交易所的背书。

“现在,资金盘项目已成为小交易所眼中的香饽饽。”某交易所员工张强告诉一本区块链。

张强目前就职于币圈某小型交易所。“对我们来说,流量是个大问题。我们甚至希望主动邀请资金盘项目。它们不仅流量大,用户质量高。”张强说。

与单纯的炒币玩家相比,资金盘用户往往出手阔绰,动辄投入数十、上百万资金。对小交易所而言,这堪称天文数字。

“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传销币都瞧不上我们了。”张强说。

但对于大交易所而言,资金盘、传销币则是一把双刃剑。

“传销币可以给交易所带来资金和流量,但也会影响交易所的名声,甚至带来法律风险。”陈东表示。

这一问题,同样困扰着依靠资金盘起家的网红交易所——抹茶。

如今的抹茶,正在尝试加深BTC等主流币种的交易深度。但它早已被传统币圈投资者贴上了“传销币”的标签。

“抹茶上的玩家,大部分都是玩传销币的——短线交易,赚了钱就跑。“陈东表示。

今年7月,他曾参与过抹茶上某币种的上线抢购活动。在拿到该币种的第一时间,陈东就将它们卖成了USDT,并兑换成ETH转出至主流交易所。

“一是因为抹茶上主流币种的交易深度不够,二是因为我对抹茶的安全性也不放心。”陈东表示。

相比主流币,传销币和资金盘大多仅能维持一个周期。一旦周期结束,交易所用户便会流失,甚至掀起维权风波。

日前,抹茶开启了MXC主流币交易赛活动,引导用户在抹茶上交易主流币。而据一位接近抹茶的投资者透露,抹茶针对新项目的上币费,已由此前的20个比特币涨至50个比特币。此外,抹茶也开始逐渐关注项目的基本面。

不难看出,抹茶意图摘掉身上的“传销币”标签。但随着今年早期资金盘项目渐入崩盘期,抹茶的洗白之路,可能会非常不顺。

如今,在抹茶官网首页,一句口号格外引人注目——“追赶、超越、引领”。

“抹茶的‘追赶’‘超越’都成功了,它想怎么‘引领’?引领大家都做传销币吗?”一位投资者讽刺道。

但在某种程度上,如今币圈层出不穷的传销币、资金盘,可能恰恰是抹茶“引领”的结果。

当项目方认真做事却不赚钱时,就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给项目引入传销、资金盘模式。

当交易所缺乏流量、增长乏力时,它们也可能会选择与资金盘狼狈为奸。

由资金盘带来的流量,会毁掉区块链行业吗?这已经成为了许多区块链从业者最大的担忧。


分享到: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 (已有 0 人表态)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揭露】“挂羊头、卖狗肉”的斑马会员还能撑多久?] 的评论
总共:0条 评论
已有0条跟帖
 匿名
二维码
二维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