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传销之窗04月18日发布:不久前,社交财经注意到,4月15日,“滁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消息:“奥运之星”传销团队被警方抓获。具体公告如下:
4月14日中午12时许,滁州市公安局综合警务站政务中心站接江苏省邳州市公安局通报称:该局在办理的2020-4-09“奥运之星”组织、领导传销案过程中,发现山东籍犯罪嫌疑人孙某等五人在龙蟠辖区出现,后政务中心警务站通过视频巡逻侦查,便衣蹲守,在辖区某小区,成功将孙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目前五名犯罪嫌疑人全部移交给江苏省邳州市公安局。
3月21日,社交财经发布题为《借区块链与冬奥会的“奥运之星”为何被指涉嫌传销?》一文进行了分析,指出奥运之星炒作区块链概念进行传销诈骗活动。
此后,4月8日中国奥委会发布了一则辟谣声明,称“奥运之星”是以所谓的“世界奥体基金会”名义举办,打着区块链技术创新旗号实则实施非法敛财活动。被打脸后,竟还不知悔改,又以国际xxx基金会的名义也发布了一则所谓的“辟谣”公告,将传销资金盘名称“奥运之星”修改成为了“体育之星”,继续从事非法敛财活动。
查获之后仍有会员执迷不悟
据了解,“奥运之星”规定,要想成为“奥运之星”平台的会员,首先通过推荐人推荐注册会员,并支付2元的身份识别费,认证通过后,就可以免费获得一个“体验火炬”,“体验火炬”每天可以在“火炬手”里面挖AY和OLY。乍一看,2元的注册费用,也不多,而操作也很简单,每天花十秒钟,拉一下火炬到运动员手中,就可以,初期每个月产生11AY,卖的话收50%的手续费,相当于5.5个,目前的价格25-31元/个,投入不大收益挺高,非常诱人。
而复投更高级的火炬或者拉更多的人注册软件,收益会更多。火炬共分为体验、紫铜、白银、黄金、钻石、亚运、奥运七个等级,其中,“体验火炬”是免费的,其余等级的“火炬”,需要会员先购买10枚到5万枚不等的AY币,用AY币兑换,购买最贵的奥运火炬按照APP中的价格差不多需要15万人民币,而奖励是21万人民币差不多,此外还有OLY奖励。
而会员直接或者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晋升级别和返利依据,发展的下线越多,获得的分红就越多。
尽管被警方破获奥运之星骗局,但是社交财经发现仍有不少会员表示不信。在一个名为“奥运之星官方群”内,不少会员认为发布该微博的官方是假的,还有不少人执迷于奥运之星的“暴富”梦想之中。
相关心理学者跟社交财经表示:“比起‘一夜暴富’的心态,更多的投资者是抱着‘赚一把就走’的投资心理,在犯罪团伙进行诈骗的过程中,许多‘受害者’在推荐‘人头’后也得到了提成,只要不崩盘就不会‘受害’,这就是为何相关部门在处理非法集资案或传销案中,受害人不愿举报是常见现象。”
区块链传销骗局有哪些套路?
据相关人士表示:“仅在今年年初,我国利用区块链概念的传销平台就已超过3000家。从‘曲高和寡’到‘泥沙俱下’,区块链与诈骗的结合引人深思。”
盘点近年来的区块链诈骗案,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段其实很“老套”。一种是“空手套白狼”,炒高币值“割韭菜”。比如今年5月深圳警方破获的“普银币”集资诈骗大案,犯罪团伙将所谓“普银币”的单价由0.5元炒至10元,当大量投资人跟风进场后就不断套现。骗术虽简,涉案金额却超过3亿元。
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以“虚拟币”之名行“传销币”之实。比如今年4月西安警方破获的“大唐币”网络传销大案中,犯罪团伙公然在国内外众多城市召开推介会,并设置28级分管代理,短短18天竟发展注册会员达上万人。再比如,在去年被查获的“钛克币”案中,“客户”每发展一个下线租赁“矿机”,就被奖励“矿机”租赁费用的10%。从卖实物变成“租矿机”,仍逃不脱传销本质。
还有一种是“洋为中用”,甚至“出口转内销”。比如涉案金额高达16亿元的“维卡币”案中,该组织的传销网站及营销模式由保加利亚人组织建立,服务器则设在丹麦。在我国依法取缔ICO并依法关闭境内虚拟货币交易所后,诈骗组织的“出口转内销”现象也开始增加,许多“土骗子”摇身一变,纷纷成了“洋教授”。
从层出不穷的“区块链诈骗”案件来看,犯罪分子所用骗术全是“老套路”,但却动辄使上万人中招。究竟是骗子太精明,还是投资者太单纯?不得不说,频频出现的“区块链诈骗”,确实切中许多普通投资者的软肋。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 (已有 0 人表态)